本文转自:鲁中晨报美工兼职
全球野生动物种群平均规模缩减七成
如何拯救正在消失的“它”
世界自然基金会每两年发布一次的《地球生命力报告》,近日再次震惊了不少人。
根据这份报告,在1970年至2020年间,受检测的野生动物种群平均规模缩减了73%,比两年前的统计高出了4个百分点。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是野生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其次是过度开发、物种入侵、疾病、气候变化和污染。
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又有多严重?
并非野生动物
数量减少七成
1970年起,科学家们开始将活跃在世界各地,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在内的动物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监测数据整合为数据库,分析得出地球生命力指数(LPI)。18年后,第一份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撰写的《地球生命力报告》发布。此后,《地球生命力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
需要指出的是,最新《地球生命力报告》所说野生动物种群平均规模缩减73%,并不意味着野生动物总体数量减少73%,“73%物种灭绝”“73%物种数量正在减少”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数据看世界”网站副主编兼科学推广负责人,同时也是牛津大学马丁全球发展项目研究员的汉娜·里奇以生活在坦桑尼亚和博兹瓦纳的两个黑犀牛种群为例解释说,境遇较糟糕的坦桑尼亚黑犀牛数量减少了96%,而博兹瓦纳黑犀牛处境较好,数量增长了67%,如果计算两个种群的算术平均值,就会得出黑犀牛数量平均下降15%的结果,“但这显然不能准确地反映黑犀牛种群的实际生存情况”。计算地球生命力指数,使用的是更为复杂的几何平均值,“虽然数值不同,但含义相似”。尤其是当规模较小的种群发生变化,可能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平均规模产生巨大影响。事实上,今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所涵盖的全球5495个物种34836个种群中美工兼职,约有一半种群数量正在下降,还有一半增加或保持稳定。
也正因如此,一些研究者对地球生命力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质疑,认为目前的计算方法和得出的数值高估了全球野生动物物种规模下降的趋势。对此,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学教授大卫·穆雷尔表示,虽然“它并不完美,但没有完美的计算方法”。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受灾最重
“‘世界失去73%野生动物’不是真的,但这不应该掩盖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正在消失这个令人深感担忧的事实。”里奇指出,与欧洲和北美大陆相比,报告中热带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群代表性依旧不足。“需要考虑到的是,热带地区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野生动物受威胁最严重的地方。”
具体而言,受监测的野生动物种群规模下降最显著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种群规模缩减高达95%,非洲为76%,亚太地区为60%,而淡水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种群规模下降85%。
对野生动物生存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其次是过度开发、入侵物种和疾病。其他威胁包括气候变化和污染。
这些威胁,在种群规模缩减幅度最大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尤为明显。
连续数月的干旱加上强风,令秘鲁的森林遭遇灭顶之灾。熊熊大火将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烧得焦黑,迫使生活在秘鲁北部森林里的眼镜熊逃出森林,误闯进附近的城镇,然后不得不面对惊恐的居民举起的猎枪。美洲虎也无处可逃,仓皇中爬上树,然后被烈火吞没。
“雨林通常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火。”专注于巡逻和保护亚马逊雨林的“丛林守护者”组织创始人保罗·罗索利说,通常在雨量充沛的情况下,雨林周边的湿地和草原发挥着“锁水”的作用,从而保护雨林免受大火侵袭,但今年的干旱天气打破了“常规”。通过卫星追踪野火的全球野火信息系统(GWIS)显示,2024年秘鲁预计将发生10400起火灾,是2020年之前最高纪录的两倍还多。巡逻过程中见到的烧伤的海龟、蛇、鸟和美洲虎,让“丛林守护者”组织感到心痛。“森林是它们的世界,所以当森林被烧毁,死亡便降临在它们身上。”罗索利说。
大火不只在秘鲁肆虐,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和巴拉圭的森林、草原都没能幸免。甚至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湿地——野生动物丰富的潘塔纳尔湿地也“在劫难逃”,仅今年一年,潘塔纳尔就有超过200公顷湿地化为灰烬。
有分析指出,潘塔纳尔湿地的遭遇不仅是因为气候变化,还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扩张的农业生产活动以湿地作为水源,加剧了干旱天气下湿地及周边河流流量的下降。要知道,包括美洲虎、蓝紫金刚鹦鹉在内的2000种植物、580种鸟类、271种鱼类、174种哺乳动物和57种两栖动物的生存都依赖于潘塔纳尔湿地。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潘塔纳尔湿地可能会在2050年彻底消失,这里也将从野生动物的避难所沦为它们无法逃脱的死亡陷阱。”一家环境基金会的首席执行官特伦特说。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更多努力
大自然正处于“自由落体”状态,所幸,人类并没有任其“自由落体运动”。
在非洲心脏地带的维龙加山脉,生活着现存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山地大猩猩。它外表凶悍,身形魁梧,但性情温和腼腆,甚至有过主动保护人类孩童的记录。然而数十年来,偷猎、森林砍伐、人类疾病传播,以及当地一些国家的战乱,让山地大猩猩饱受各种威胁,一度被标注为“极度濒危”物种,1998年种群数量仅为620只。
这些年来,在山地大猩猩栖息地所覆盖的乌干达、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当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对山地大猩猩展开普查和保护工作,并借由“探访大猩猩”的高端旅游项目一边创收,一边改善山地大猩猩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如今,山地大猩猩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花上1500美元买一张“限量”许可证,走进森林与山地大猩猩近距离接触一小时。当地居民也不再视误闯人类栖息地的山地大猩猩为“死敌”,而是配合护林员保护这群看起来凶狠但内心柔软的人类“近亲”,山地大猩猩的数量也因此破千。
在中国,这三年来,随着“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5个国家公园的建设,雪豹的数量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增长到70只和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70%以上野生大熊猫得到了保护,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走廊打通,不仅科研人员更容易拍摄到大熊猫求偶、带崽,今年国庆前后时不时有游客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在溪流边戏水。
虽然这些成功保护野生动物的案例给了人类信心,但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在栖息地普遍遭破坏的背景下,这些孤立的成功个案是不够的”。更何况,地球生命力指数仅包括脊椎动物种群的数据,昆虫、珊瑚、真菌和植物等并不包括在内。从全球范围来看,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地球生命力指数和类似的指标都表明,大自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丧失……如果任由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出现大量临界点,并伴随着潜在的毁灭性后果。”《地球生命力报告》写道。
10月20日,世界各国代表齐聚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召开为期12天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这个坐落于考卡山谷和安第斯山脉的丛林中心,拥有7条河流、438种兰花、563种鸟类和约1100种蝴蝶的城市,人类将作出怎样的承诺?
修图美工据《新民晚报》美工兼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在线设计师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